□ 湘潭晚报“走进韶山灌区”系列报道引发读者关注 □ 王兆荣老人来信,深情回忆当年参与修建的情形 6月3日讯(湘潭晚报 肖中华 通讯员 何一涵)5月中旬以来,湘潭晚报推出的“走进韶山灌区”系列报道,引发广大读者的关注。前几天,参与修建的王兆荣老人给湘潭晚报来信,深情回忆当年修建的情形:“一转眼50年过去了,好想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、走一走。” 位于雨湖区楠竹山附近左干渠上的梨树塘,是整个韶山灌区著名的难工险段之一,深切渠段全长800多米,最深切方27米多,要搬走4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方。来自中路铺、韶山、石潭、姜畲、河口、青山桥等九个民工团共7000多民工到此工地大会战。当时30岁出头的王兆荣被任命为韶山灌区韶东营指挥长,带领一支50多人的队伍参战。 “机械完成截面任务后,20多个民工连齐上阵,各个连队分配有20到30米长的挖土任务,都是手挖肩挑,7000多民工以连为单位排成一字阵型,一担一担挑到放泥土的地方,晚上灯火辉煌,民工干到9点才收工。这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啊。”王兆荣清楚地记得,大战梨树塘时,小寒刚过,天气突变,气温降到零度以下,鹅毛大雪漫天飞舞。民工没有退缩,越干越勇,挑土路上滑,穿上草鞋或者在脚上缠上几圈草绳,或在路面上铺上细沙,一担一担地往坡上担,大雪纷飞,年轻的汉子还穿着单薄的衣服,不但不感到寒冷,额头上还冒出了汗珠。 王兆荣说,为了抢时间,争进度,工地还采取了打擂台的形式,掀起了热火朝天的比学赶帮超的竞赛高潮,1966年元月过春节时,工地还有3000多民工坚守奋战,正是凭着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众志成城的精神,梨树塘险工这个拦路虎被顺利拿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