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潭新闻网移动版

主页 > 湘潭民生 >

【美丽韶灌 多彩银河】穿越时空的韶灌精神

1

5月30日讯(湘潭晚报 肖中华 通讯员  杨六一)“高山顶上修条河,河水哗哗笑山坡。昔日在你脚下走,今日从你头上过。”这首由民工自己创作、在当年修建韶山灌区工地广为流传的民歌,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让人为之折腰的英雄气概与时代精神。

乐人民所乐、忧人民所忧的公仆精神

解放前,涟水河两岸居民深受洪涝旱灾之苦:大旱之下,颗粒无收;大雨之下,一片汪洋。百姓流离失所,民不聊生。

新中国成立后,中共省委、省政府(当时称省人民委员会)乐人民之所乐、忧人民之所忧,将涟水流域的水患治理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。

1965年6月28日,中共湖南省委员会、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发出《关于修建韶山灌区工程的决定》:举全省之力,坚持高质量、高标准,集中力量打歼灭战,修一个水利灌溉样板工程来,力争在1966年春耕生产之前基本竣工,以彻底解决湘中人民靠天吃饭的命运。

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

“十万愚公上高山,崭劲挖来崭劲担。送走千年旱涝苦,挑来幸福满人间。”当年十万建设大军,凭肩挑、凭手挖,在最短的时间、用最小的成本、以最高的质量,在三湘大地,建起了一个让高山让道、涟水扬波的水利工程,书写了一份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时代宣言。

当年修韶山灌区,总共花了1.2亿多元,其中由国家、省拨款4000万元,余下部分为群众自筹高达8000多万元。

据参与当年建设的民工回忆,他们一律按出勤日和完成定额计工分,年终将工分转到生产队参加队上分红分粮,每人每月发三元钱草鞋费。吃菜每餐大碗是冬瓜或南瓜,小碗子是豆豉炒辣椒或炒豆渣;到了冬季就是萝卜白菜,大碗子萝卜片、小碗子萝卜丁,大小碗都是萝卜。

质量至上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

建成50年来,韶山灌区186公里长干渠仍水畅其流,10处隧洞仍完好如初,20多座渡槽仍滴水不漏。在当时技术有限、财力有限、物质条件有限的特定年代,这么大、这么长的水利工程,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?

出于对人民负责、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与自觉,以高质量、严要求为指导思想,整个施工过程中,切方有切方的要求、填方有填方的要求、夯实有夯实的要求。工地严格实行领导干部、技术人员、民工与当地群众四结合的验收办法,层层把关、一丝不苛。到工程结束时,指挥部实行三级验收,除技术人员、民工代表外,还邀请了当地社员参加。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,及时整改到位,通过试水确定无质量问题后,民工队伍才撤走。

在前年创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础上,韶山灌区正在积极争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她就如一本教科书、一座大学堂,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了解韶灌精神、传承韶灌精神,前来领略穿越时空的美与震撼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