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潭市民买万尾鱼苗到湘江放生 渔政:盲目放生会破坏生态平衡
时间:2016-06-14 09:24 来源: 作者: 点击:次
6月12日,市民在湘江边放生。 □ 放生前应提前15天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□ 外来物种、杂交种、转基因品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禁止放流 6月14日讯(湘潭晚报 文/图 陈旭东)“哗啦啦!”一条条鱼苗欢快地跃入湘江……6月12日上午,数十位市民聚集在十八总码头投放鱼苗。记者上前一打听,原来这是一次市民自发组织的放生活动。 目击 万尾鱼苗入湘江 6月12日10时许,雨湖区十八总一下子热闹起来。几十人抬着充满空气的透明塑料袋向码头走来,塑料袋中装满了鱼苗。这些鱼苗被集中放在岸边,经过一番简单的放生仪式后,这些人提着塑料袋走到江边,解开塑料袋口子,一条条鱼苗翻腾着跃入湘江。 “放生是行善积德,我们买来鱼苗就是为了放生,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放生队伍。”这次活动的参与者曾女士介绍,当天参与放生的市民有30多人,“这些鱼苗是大家从湘潭县一家鱼苗养殖场买来的,大部分是草鱼、青鱼、鲢鱼、鳙鱼、泥鳅、柴鱼,有将近一万条,我们每个月都会有3次放生活动。“以前我们放生的鱼都很大,于是一些人在我们走后用网兜去捞,之后我们索性只放小鱼苗了。” 就在码头附近的江边,我们注意到有六七名钓客,他们手拿各种渔具,似乎在等待着放生结束后打捞仍在岸边洄游的鱼。 忧虑 外地物种频现身 “现在民间的放生放流热情可以说是越来越高了,我常常见到一些组织、个人来到江边、码头放生。”家住十八总附近的市民郑先生告诉我们,有的小两口结婚了,买些鱼跑到江边放生;有人乔迁了,一家人来放生;有的康复出院了,也到江边放些小乌龟之类的祈福。 “就怕放进去一些不是湘江原生态的鱼种,破坏环境生态平衡。”湘潭市渔政管理站一位负责人表示,民间放生出发点是好的,可以增加湘江流域鱼的数量,但如果放流时间、地点、品种不恰当,也会带来很大危害。近年来,渔政管理部门陆续收到渔民发现外来物种的报告。2014年,有人在老电厂码头的江边捡到一只15公斤的鳄龟,后经渔政部门协调,大鳄龟被送到和平公园动物园水族馆喂养。 发现市民集体在江边放生,渔政执法人员通常需检查确认,适合在湘江放生的才被允许,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许放入湘江。 提醒 盲目放生破坏生态 渔政管理站的这位负责人告诉我们,根据有关规定,单位或者个人自行开展规模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,应当提前15天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,内容包括增殖放流的种类、数量、规格、时间、地点等事项,接受监督检查。尽管民间的放生活动增多,但是到目前为止,渔政管理站没有接到过一次民间放生的申请报告。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,渔政部门每年都会在湘江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,放流的鱼种全部是湘江原生态的四大家鱼等鱼种,民间的放生鱼苗多数是直接从市场购买而来。他解释,并不是什么品种的鱼苗都可以放生,农业部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》就有明确规定:外来物种、杂交种、转基因品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禁止放流。 这位负责人说,放生其实是很有讲究的。比如说,许多市民喜欢放生鲤鱼,虽然是本地物种,但是我们不提倡在湘江放生鲤鱼。因为湘江不缺鲤鱼,市民从市场上购买的鲤鱼品种很杂,多为杂交,一旦投入湘江,有可能使本地鲤鱼品种的纯度遭到破坏。此外,像巴西龟、食人鲳、清道夫鱼、牛蛙、雀鳝等外来物种投入湘江天然水域后,会严重影响本地物种生物链。市民如果要在湘江放生,建议先去渔政管理站申请,了解有关放生知识,并接受渔政管理人员的监督,以免盲目放生破坏生态平衡。 编后语 保护动物,从尊重自然开始 《列子·说符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:邯郸的百姓将捕猎的斑鸠献给大夫简子,简子很高兴,赏赐了百姓,并将斑鸠放生以示恩德。简子的门客劝他道:“民知君之欲放之,竞而捕之,死者众矣……捕而放之,恩过不相补矣。”百姓如果知道简子要放生,就会竞相捕猎斑鸠,斑鸠反而死得更多。而捕猎之后的放生,恩过不能相抵。 诚然,放生者的放生行为是为了积德行善,本意是保护动物的生命,心情可以理解,但放生缺乏科学的指导,只会给动物带来噩运。而且从动物保护、水体保养的实际情况来看,这样的做法也适得其反。 别让“放生”成“杀生”,就要教育放生者学会尊重自然、爱惜生命,学习和掌握被放生动物的习性和放生地的生态知识,自觉遵守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法规,不放生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生物物种,做到科学放生。 另外,值得警示的是,对于那些无视政府规定的放生行为,特别是造成村民财产损失和环境严重污染的,应加强事后追责,让任性而为者付出应有代价。 相关链接 别让“放生”成“杀生” ●2016年6月12日,在青岛植物园,有不少人来到此公园放生了几千只麻雀,这些麻雀不断死亡。有许多麻雀还不会飞,只能在地上行走。有不少麻雀到马路上觅食,不知躲避,死于车轮之下。这些人工驯养的树麻雀已经习惯于人工喂食,不适应野生环境,造成死亡。 ●今年5月份,因乌龟太多,加上气温升高池水缺氧,青岛湛山寺放生池内出现了乌龟沿着池沿“叠罗汉”的一幕,放生池也一度被质疑变成“死亡池”。近日,记者调查发现,不少市民为了放生而放生,甚至过度放生,让湛山寺放生池里的龟鱼等生物超过饱和状态。 ●成都城北有一个不少市民放生鱼、龟、鸟类的地方。最近,成都动物园的一位饲养员称,他在附近的放生池里看见30多只小鸟的尸体,疑是被民众放生的。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为此称,“市民有爱心是好事,但往往被放生的物种,也许并不适合野外生存环境。还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,对本地生物构成威胁。” ●5月30日,在四川都江堰市玉堂镇水泉村,几位“放生爱好者”开了三辆长安面包车来到这里,提出车上的编织袋放蛇归山,总数量多达数百条。 据了解,这些被放生的蛇,除了菜花蛇等无毒蛇类,还有虎斑颈槽蛇、红点锦蛇等毒蛇。成群的蛇出现在该村马路上,爬到村民家门口,村里被闹得鸡犬不宁,村民无奈每天对这些蛇进行捕杀。 ●最近,位于山东济南的大明湖岸边,工作人员忙着巡逻、劝阻市民放生鱼类。经过工作人员现场的宣传教育,来放生的市民都收回了自己带来的鱼。 大明湖放生由来已久,由于监管空白和处于“道德弱势”等原因,景区在管理上一直有心无力。但大明湖的生态破坏却日益显现:荷田被毁,本地水生生物减少,水质变差。放生的鱼类大量死亡,景区每天要捞上百斤死鱼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