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看新闻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网站地图 湘潭新闻在线,湘潭权威新闻媒体!
 

实时·准确·聚焦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湘潭民生 >

【莲城文化档案】陶盘陶匜:两千年前贵族生活的“见证者”

2016-05-30 09:00 | 来源:湘潭新闻网 | 人气:1 | 评论

1

陶盘和陶匜

栏目特邀嘉宾:湘潭市博物馆文物专家 盛兆华

5月30日讯(湘潭晚报 文/图 谭蓉)1985年,市博物馆文物专家在清理湘乡长桥粮库75号战国墓时,发掘了不少青铜兵器和陶器等随葬品,其中就有一件陶盘。陶盘造型简单,和现代的盘没有太大区别。

而在湘乡的另一座战国墓里,文物专家发掘了一件陶匜(yí)。它的形状类似于现在的瓢,器身一侧有突出的“小嘴巴”,叫流。

两件陶器,从不同的战国中期楚墓中出土,并不稀奇。可是,当它们在市博物馆里“相遇”,却让文物专家有了意外的发现。

陶盘“巧遇”陶匜

逛过市博物馆的人,可能有印象。在湘潭故事展厅里有各式各样的战国陶器,唯独陶盘紧挨着陶匜,它们的名字被写在同一张标签上。因为陶盘和陶匜原本就是服务尊贵主人的“搭档”。

2

回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中期,湘潭境内的原住民越人被楚人取代,楚国统治了湘潭境内。相比越人,楚人有明确的阶层之分。

那时,没有自来水,取水也不是很方便。平民或社会地位不高的人,习惯将水舀进盆子里洗手。当然,这种洗手方式肯定没有流水冲洗得干净。

而当时等级地位比较高的人,他们的生活有仆人或奴隶服务,对于洗手也非常讲究。由仆人用匜舀水,水经过“流”慢慢倒出来,浇在主人的手上。同时,仆人会在下方摆放一个陶盘接脏水。这样水不会溅得满地,也不会弄湿主人的鞋子。如果一个陶匜舀水不够,仆人再次用匜舀水,直到主人的手冲洗干净。效果相当于在水龙头底下洗手。

如今,习惯了使用自来水,我们对这种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景不会觉得意外。可对于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人而言,这既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,也是对卫生观念的讲究。这种生活方式,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,只有贵族才能享受。

“所以,陶盘和陶匜是不可能在平民墓中出现的。这两件陶器的主人,身份应该在士大夫级。”盛兆华介绍。

当时,楚国的贵族在祭祀或宴飨时须先行洗手,称为沃盥之礼。陶盘与陶匜配合使用,是贵族们行沃盥之礼的重要器皿。

楚人的丧葬观念

市博物馆里的陶盘和陶匜,虽然都属于陶器,但是它们并非墓主人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器物,而是一种专门用于随葬的冥器。这样的冥器,是在墓主人下葬前临时制作的。由于烧制的温度不高,导致陶器很脆弱。

3

这代表的却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丧葬观念。按照当时人们的想法,人死后意味着到另外一个世界生活,要按照生前的生活方式和等级,营造同样的生活环境。

文物专家在考古中发现,战国时期,对陶器的随葬有严格的规定。一般分为两种组合,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社会阶层。一种是鼎、敦(duì)、壶组合,只有士大夫级墓葬中才能使用;另一种是鬲(lì)、钵、罐组合,属于平民阶层。

这些陶器,虽然都只是用于随葬的冥器,并没有实用价值,但是士大夫阶层墓葬中仿制的是铜礼器,而平民阶层的随葬品则是仿生活用器。对于等级较高的人,通过这样的方式,可以更好地表现他们的身份和地位。

除了这种组合以外,地位高的人还会选择其他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器物随葬。他们认为,随葬器物越多,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越富有。

森严的等级制度

周朝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,制定了礼乐制度,对各个阶层享受的待遇有严格的规定。楚国作为周朝的分封,受中原文化的影响,等级森严。

4

在当时,作为礼器的鼎,是权力的象征。“天子九鼎,诸侯七鼎,大夫五鼎,元士三鼎或一鼎。”体现的就是严格的等级制度,用鼎数量的多少显示身份和地位的高低。所以,楚庄王“问鼎中原”,被认为是对周王朝权力的挑战。

按照等级,当时平民不允许使用作为礼器的鼎。而文物专家在湘潭境内考古时,却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。湘潭县易俗河镇发现的战国晚期楚人的平民墓葬中,就经常出土鼎、敦、壶组合,但这些随葬品仿的不是铜礼器,而是生活用器。

盛兆华推测,战国晚期,天下大乱,社会动荡,这时等级制度已经松弛很多。一些地位不高但又比较富有的平民,就想通过使用鼎、敦、壶组合随葬,变相提高自己的地位。但他们又不敢太过越级,最终只是仿制了生活用器。成语礼崩乐坏讲的就是这种现象,这也是社会大变革的前奏。

陶器的发明

到战国时期,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器已经制作得非常精致,也很结实。那么,陶器究竟是怎样发明的呢?

生活在距今1万年前的原始人,他们口渴的时候,只能去小溪边或小河边取水。如果离水源太远,喝水很不方便。当时又没有天然盛水的容器,出于生活的需要,他们渐渐开始用比较细小的藤条编成容器的形状。可是,藤编的容器无法蓄水,他们又想到在藤编的容器外敷上一层泥巴。

当敷在外面的泥巴变干时,确实可以蓄水。但使用时间很短,因为泥巴一遇水就软化,而且水也变得很浑浊。偶然的机会,当他们把这种盛有水的容器放在火上加热的时候,却意外发现,经火烧制过的泥巴变硬了,遇水也不会再化,而且容器里的水也没有变浑浊。根据这个现象,他们又烧制出了自己想要的形状。于是,陶器就这样发明了。

陶器的出现,也成为文物专家区分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的标志之一。在我国发现的原始陶器,就以道县的玉蟾岩、广西桂林的甑皮岩、江西万年的仙人洞3个出土点最为有名。

当然,制作陶器时对泥巴的选择也有讲究。使用粘性越强且越纯净的泥巴,陶器的品质越好。只是,当时受地域的限制,人们只能因地制宜取土。后来,在反复的实践中,他们对取材和加工有了更多经验,陶器也被制作得越来越精致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